RAIL NEWS
轨道交通

 

 

岛城进入
 

来源:青岛地铁

青岛一直有一个湾区大都市的梦想。

2008年青岛奥帆赛前后,青岛开始对标海湾型都市圈理念,提出“拥湾发展”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。

2012年青岛党代会首次提出“全域统筹、三城联动”,2017年党代会提出“三湾三城”,逐渐真正将湾区大都市的空间布局落到规划上。

过去十年,青岛通过腾笼换鸟等,将主城区工业转移到各功能区,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拉大,经济重心开始转向西海岸新区、胶州、城阳、即墨等区市。

这些区市在承载青岛优质大项目的同时,也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。

然而,很长一段时间内,青岛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是城市建设和产业扩张的一大痛点。

由于居住环境、商业设施、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设施的滞后,“生活在主城区,工作在市郊”成为不少人的真实写照。

根据住建部等发布的《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》,青岛的职住分离度为4.5公里,不仅远高于特大城市总体职住分离度的3.9公里,还高于超大城市的4.2公里。

高昂的通勤成本,成为青岛人的一个“心病”。

大城市扩张后,如何“缩小”,是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宜业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。

这其中,地铁的作用至关重要。

【一】

2015年12月16日,山东省首条地铁线路地铁3号线开通试运营,青岛自此迈入地铁时代。

此后的7年时间里,青岛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线通车,从“一条线”发展到“一张网”。

根据最新获批的三期规划,青岛所有区市中,除了莱西和平度,其余8个区市将实现地铁全覆盖。

从各区市规划线路来看,地铁三期整体完成后,李沧区7条,城阳区、市北区、市南区各有6条,崂山区5条,西海岸新区4条,即墨区3条,胶州市2条地铁线途径。

不难看出,青岛地铁线网已经搭起了青岛湾区大都市的框架。

透过地铁线路的布局,也能看出城市的发展方向:青岛环胶州湾向北、向西发展的思路已成定局。

长久以来,青岛实行沿海发展的思路,这种南北差距已经成为青岛发展壮大的突出掣肘。

在2012年首提“大青岛”概念以来,十年时间,青岛的城市发展框架拉大,经济重心开始转向西海岸新区、胶州、城阳、即墨转移。

从经济发展数据上来看,在2021年青岛区市GDP排名中,西海岸新区依旧遥遥领先,胶州首次以1456.27亿元排在第二位,即墨则以GDP1452.52亿元排在第三位。值得一提的是,西海岸新区、胶州经济增速分别为10.3%、11.2%,位居全市前两名。

从人口吸纳程度来看,七普数据显示,过去10年,李沧区新增人口22.5万,增长率达到了43.8%,仅次于城阳区的50.5%,李沧区和城阳区一起,承载了过去10年青岛新增人口的44%。

从“双招双引”的力度上来看,“新城区”承载了青岛存量项目转移和增量项目落地。

今年1月,青岛市确定了300个2022年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,总投资6395.6亿元。

在300个重点项目中,即墨占55个、胶州47个、西海岸新区40个,莱西36个,平度30个,李沧、市北与市南则排在10个区市中的末三位,分别为14个、10个、4个。

与此同时,在36个市级重点项目中,胶州入选10个,即墨排名第二,入选4个。

从各种数据来看,无论产业导入、经济增长,还是人口吸引力,青岛新城区的发展和贡献已经在全面赶超老城区。

而地铁线路的规划,不单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的交通出行,用地铁串联新老城区,扩展城市框架,从而可以支持新城区更好更快的发展,这也是青岛地铁线路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。

以城阳为例。

从三期规划图中可以看出,三期规划线路在城阳区最多,其中7号线二期连接了城阳北与即墨,8号线支线连接了城阳西与胶州,9号线一期是城阳核心区东西大动脉,15号线一期则是城阳与青岛市区相连的又一南北大动脉。

青岛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把城阳区列为主城区,并赋予“完善交通、市政、文化、科教、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承接老城区部分功能疏解,集聚高端资源要素,吸纳年轻人创新创业,打造主城区新的崛起板块”的任务。

这一规划在地铁线网上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。

【二】

产业拓展和城市发展让青岛扩张,地铁则让大城市“缩小”。

有一个著名的“二八定律”,即占总里程20%的轨道交通,承载了80%的交通需求。

地铁出行不仅可以拓展城市的出行空间,对城市交通运转效率的提升作用也是事半功倍。

对于大部分普通青岛市民来说,地铁交通的意义在于从心理上缩短不同区市之间的距离,意味着,无论刮风下雨,你在主城区加班到晚上九点,也能在一个可预计的时间内回到西海岸的家里,反之亦然。

2021年,随着1号线全线贯通,青岛轨交网络中重要的一块“拼图”落地,地铁的线网规模优势充分得到显示。

可以从几组数据中,探知一二。

东西两岸先后经历了轮渡、跨海大桥与隧道、地铁三种联系方式,1号线全线开通后,东西两岸过海通行时间由最初的30分钟缩短至6分钟。

2021年中心城区居民平均出行距离较2015年增加0.74公里,但居民平均出行时耗较2015年减少约4.5分钟,同等出行距离下出行时间减少约8.5分钟。

城阳区与西海岸核心区公共交通出行时间由原来的2.5小时缩短至1.5小时。

轨道开通减少小汽车出行约8.5万车次/天,东岸城区高峰平均车速为22km/h,较2015年18.4km/h增加3.6km/h,沿线主要道路拥堵指数呈下降趋势。

2021年,青岛地铁日均客运量67.6万人次,全网最大日客运量达121.9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,较去年最大日客运量增加33.8万人次,增幅38%;1号线全线开通后,线网日均客运量达85万人次,较开通前增长25.7%。

从2015年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,到2021年投入运营6条线路,运营里程跻身全国前十,青岛成为近十年来全国地铁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。

与“里程数”相比,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的高低更能凸显地铁的“脉动作用”。

据了解,截至2021年,青岛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由2015年2万人次增长至67.6万人次,同比增长78%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(东岸城区、北岸城区和西海岸新区)达10亿人次,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方式比重达到24.5%。

【三】

只有地铁成网,才能让城市真正成为“轨道上的城市”。

客观的来说,青岛目前的地铁覆盖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。

这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。

一是青岛当前正处于大规模地铁建设周期。

二是青岛的轨道交通并非都以地铁为主,近6成是市域快轨,由此导致客流量出现暂时性不足。

但随着青岛地铁线网的迅速扩张,充分连结,它的优势才会得以显现。

具体来看。

在1号线没有全线贯通前,青岛地铁在享受“高光时刻”的同时,也饱受“地铁线网不完整”的诟病。

1号线通车后,青岛地铁线网进入了全新的大规模成网运营时代,全线开通首月,日均客运量20.35万人次,通过与2号线、3号线、8号线、13号线等线路换乘,整个线网客流环比增长29%,西海岸新区、青岛中心城区和城阳、红岛也正式开启“地铁时代”。

以此同时,1号线全线开通后,减少小汽车出行约1.58万车次/天,中心城区路网高峰拥堵指数下降2.1%,速度提升1.1%。四流路、威海路、中山路、胶州湾隧道、漓江东路等主要道路拥堵下降8%-15%。

计划2022年年底试运行的4号线,对青岛地铁线网的完善影响更大。

这条全长约30公里的地铁线路是贯穿市区中部的东西向骨干线路。经过市南区老城区、市北区浮山后等多个人口密集区域,将市南区、市北区、崂山区3个中心城区串联起来。

4号线开通后,将与1号线、2号线、3号线以及8号线、11号线等5条线路换乘,成为一条贯通城市东西的真正意义上的“大动脉”。

而随着《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(2021-2026年)》正式获批,青岛地铁线网的发展框架和脉络更加清晰。

三期建设对老四方、浮山后、李沧东部、黑龙江路沿线、正阳路沿线等人口密集区域都进行了覆盖,对即墨、胶州、西海岸新区中心城区进行了联通。

三期线路全部建成后,青岛地铁运营线网总里程将达到13条、503公里,其中市区将拥有1、2、3、4、5、7、8、11、15共9条地铁,真正实现成网运营。

据了解,届时青岛地铁预计日均客运量将达500万人次。

【四】

除了通过公共交通带动区域经济,地铁的作用还在于节能减排。

尤其是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地铁在大城市扩张中的重要地位还将得到进一步凸显。

据测算,青岛自地铁开通以来,已累计减少近13万吨碳排放量,相当于350公顷森林一年的吸收量。

2021年,青岛地铁成立了“双碳”工作专班,统筹研究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各领域、各环节“双碳”工作,并采取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。

比如,技术节能方面,推广应用36套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,年节能量达900万度以上;试点应用了智能照明、磁悬浮蒸发冷、永磁电机、热泵回收等节能新技术,为后续大规模应用积累了经验。

据了解,未来,青岛地铁还将从两个方面加快推进“双碳”战略“青铁”方案,打造绿色地铁青岛范本——联合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和行业头雁企业,成立节能创新工程研究中心,加快推进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应用;全力推广氢能发电、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,力争实现节电30%,新能源发电10%,实现节能降耗40%目标。

这对青岛湾区大都市的发展来说,同样至关重要。


 
分享到:
打印本页
 
上一篇: 青岛地铁:11条线路全速“掘进”二季度
下一篇: 青岛地铁6号线两区间同日贯通

 

 

山东万盛通技术工程有限公司
地址:山东青岛市北区黑龙江南路2号万科中心B座1906
电话:13335015765 / 0532-80933023
官方网站:www.wonest.com.cn
天津办事处地址:天津市北辰区红郡大厦2-408
电话:022-26303936
传真:022-86278228
山东万盛通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 鲁ICP备2021018137号
ADD:山东青岛市北区黑龙江南路2号万科中心B座1906 TEL:13335015765 / 0532-80933023